地下室頂板防水堵漏補強加固施工方案-西安結構加固抗滲維修技術方案
一、工程概況
據現場觀測,該頂板結構貫通裂縫多條,相連三個板塊,縫寬0.1mm-1.2mm,長度約20米,部分裂縫存在滲水現象;其中縱向裂縫多條,裂縫長度約3m-10m,縫寬0.2mm-0.4mm,有滲水現象,部分涂層脫落;不規則裂縫多條,縫寬0.1mm-1.0mm,長度約1.5m-10m之間,縱橫交錯,呈現不規則狀態,部分有滲水現象。
二、編制依據與原則
2.1. 編制依據:
《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》 GB50300-2013
《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》 GB50108-2008
《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》 GB50208-2011
《地下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》 JGJ/T212-2010
《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》 CECS25:90
2.2. 設計原則:
根據頂板出現的結構缺陷,結合以往工程案例,基于“高效適用,經濟合理”的原則進行方案設計。通過方案實施擬達到以下預期目標:
1、頂板病害標本兼治,防治病害再次發生,有效降低后期養護費用;
2、整治方案合理可行,遵循“精工實料、注重細部、質量為首、系統管理”原則施工,實施過程環節質量可控;
3、選材精準,堵防結合、彈性柔性相結合、多道設防從而達到預期目的。
三、治理方案
地下室頂板結構加固、防水抗滲處理方案:
沿不規則裂縫清除表面涂層,露出原界面。
用電動打磨機將頂板基面打磨清理干凈,并用吹風機將基面上粉塵清理干凈,檢查、分析裂縫的情況,確定鉆孔的位置、間距和深度。
3)鉆孔:沿裂縫兩側交叉進行鉆孔,間隔100cm-150cm,根據材料特性以及結構裂縫情況合理布局針孔位置及深度。
4) 灌漿:在鉆好的孔內安裝灌漿嘴,使用高壓灌漿機向灌漿孔內灌注注漿料,從一側向另一側逐步灌注,由深至淺采用層間注漿法配合灌注高滲透改性環氧加固灌漿材料。當相鄰孔或裂縫表面觀測孔開始出漿后,保持壓力10~30s,觀測縫中出漿情況,再適當進行補灌。要反復多次補充灌漿,直到灌漿的壓力變化比較平緩后才停止灌漿。
5) 拆嘴:灌漿完畢,確認環氧樹脂完全固化即可去掉外露的灌漿嘴。清理干凈溢漏出的已固化的灌漿液。
6)沿裂縫開V型槽,深度100mm-150mm。裂縫兩側延伸寬度10cm-15cm并打磨干凈。
7)均勻刮涂改性環氧密封膠或改性硅酮密封膠。(兩種材料配合使用)。
8)清理現場,清掃施工區域,確認施工區域干凈整潔。
工程滲漏水治理是一項充滿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工程,如行醫、如修車,需要一系列的檢查、診斷、試探性治理的反復過程;即,由初勘預案 → 實勘修正→實施方案→效果驗證→方案調整→效果驗證→方案調整→ 達到預期效果。故本方案并非末了實施方案,都要隨著工程治理過程的情況變化而變動,特此說明。
四、預達目的
根據現場混凝土結構缺陷情況,綜合分析滲漏原因,選擇的材料必須滿足并且適應此結構缺陷,具體表現在能通過注漿泵輸送至頂板結構層內,且能對結構空腔進行抗凍性填充固結,同原結構形成整體、起到補強、加固、防水、抗滲等多重功能。根據現場條件,為保證無滲漏整體效果,采用專業防水技術,設計整體結構加固、抗滲堵漏方案。配套特種抗滲補強材料施工,構件一個高強度的多重內防水抗滲系統。
本工程所選用改性環氧加固注漿液具有高延性,高耐損傷能力,高耐久性,高強度(抗壓、抗拉),良好的裂縫控制能力及細微裂縫的高滲透能力。補充材料:改性環氧密封膠及改性硅酮密封膠,具有高粘結力,高彈性,高耐候性能,用于補充注漿遺留問題,二者兼顧,已達到徹底治愈頂板缺陷問題。本項工程質保期為五年。
五、主要材料介紹
4.1. 改性環氧加固灌漿材料
環氧樹脂加固材料,是一種以環氧樹脂、特殊固化劑以及助劑等材料配制而成的雙組份灌漿材料。由A、B兩個組分構成,混合固化形成堅硬高分子聚合物,不含溶劑,不含有害物質,對環境友好,是一種理想的混凝土裂縫修補加固材料。
產品性能符合JC/T 264-2010《混凝土裂縫修復灌漿樹脂》。
【性能特點】
1)漿液粘度低、可灌性好;具有很好地滲透性,能滲透到小于0.1mm的混凝土裂縫中。
2)固化物強度高、韌性好、收縮率低,可用于修復嚴重破損的砼裂縫;
3)與基材粘接強度高,經灌漿處理后的裂縫不易重新開裂與滲漏;
4)不含揮發性的溶劑,固化伸縮小;
5)耐化學品性能好,耐大多數有機溶劑、酸、堿、鹽以及有機微生物侵蝕。
適用范圍:
用于橋梁、隧道、民用建筑、路面等混凝土裂縫小于0.1mm裂縫的注膠修復加固。
物理指標:
項 目
試驗條件
試驗結果
外 觀
A組份
透明無色液體
B組份
淺黃色透明液體
配 合 比
重量比
A組:B組 = 10:4
適 用 期
25℃
40min
固化時間
2~14℃
14天可檢測
14~20℃
10天可檢測
>25℃
7天可檢測
>30℃
5天可檢測
混合粘度
25℃
320~360 mpa.s
密 度
1.02g/cm3
檢測項目
標準要求
檢測結果
鋼-鋼拉伸剪切強度標準(MPa)
≥7.0
13.8
鋼-鋼粘接抗拉強度(MPa)
≥15
32.3
膠體性能
抗拉強度(MPa)
≥30
34.9
受拉彈性模量(MPa)
≥1500
1890
抗壓強度(MPa)
≥60
82.8
抗彎強度(MPa)
≥25,且不得呈碎裂狀破壞
58.3
技術指標:
4.2 改性硅酮密封膠
【特點】
優異的耐候性、耐熱性和耐寒性;
粘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小,低溫下仍具有良好的擠出性,更易于施工;
適應石材接縫伸縮及剪切變形,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及氣密性;
不含硅油,無油污擴散風險,對基材無腐蝕、無污染。
【適用范圍】
隧道、地下工程的伸縮縫、裂縫防水密封;石材幕墻或石材與混凝土、金屬等其他材料之間接縫的防水密封。
五、質量、文明施工及安全施工保證措施
5.1. 質量保證措施
開工前做好施工技術方案,做好材料準備,施工前加強施工人員的入場教育及上崗前技術培訓,嚴格遵守施工工藝,主動控制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,保證每道工序質量正常、穩定,施工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及時檢查工序的效果,設置工序質量控制點,使施工質量處于良好的控制狀態。
1、施工前的監督管理:
(1)審查施工現場建立質量責任制度及質量體系情況。
(2)審核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是否切實可行。
(3)檢查施工機具的完備情況。
(4)檢查技術交底是否符合工藝規程的要求。
2、施工過程中的監督管理:
(1)監督檢查工人的實際操作工藝是否與技術交底,工藝規程和施工規范相一致,并檢查實際交底情況。
(2)質量控制重點
5.2.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
(1)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,制定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措施并嚴格執行。
(2) 維護施工現場的整潔,每日工完清場,垃圾運往指定地點。
(3) 做好環境保護,建立良好的作業環境。
(4) 在實際工作中,不浪費,禁止亂扔、亂放、亂用材料,提高材料的利用率。節約用水、電。
5.3. 安全保證措施
(1) 施工前,進行安全教育、技術措施交底,施工中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章制度。
(2) 施工人員操作時須佩戴安全帽、安全帶,穿防滑鞋等,上下屋面爬梯應抓緊踩實,思想集中,防止墜落。
(3) 施工使用的電動工具,必須完好、安全,要有合格的配電箱,接電工作必須由專業電工操作,電動工具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,防止發生觸電事故。
(4) 高空作業時,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高空作業安全規章要求進行施工,杜絕一切安全隱患,并時時做好安全檢查工作。
(5) 不準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喝酒、嬉戲等違禁活動。
(6) 施工前應對所有設備嚴格的檢查,符合要求后,才允許作業。
(7) 必須執行國家有關安全施工的各項規定,遵守貴公司的有關規章制度。
(9) 必須嚴格執行公司施工規章制度,做到文明施工。